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简介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是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由陕西省文物局业务指导,与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办学,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培养管理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学院。学院创始于2000年,前身为西安信息培训学院。十几年来,学院秉承树蕙滋兰、自强不息的信念,广纳英才、精心管理、严格教学,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多次获得优秀民办高校称号。2008年,在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物局积极引导和扶持下,更名为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2009年与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18年6月,陕西文保实业有限公司对学院进行重组管理。2019年4月,著名文学家贾平凹先生为我院题写校名。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成立以来,对教学、教材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实训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院与文博单位相结合。学院注重实训课程,实训时间不少于50%,有些专业甚至达到70%。陕西省文物局局长、副局长及各职能处室,多次来我院考察,对我院办学理念、教学改革给予积极评论,并将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建设规划写入陕西省文物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我院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做强专业、倡导改革、服务社会。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文物局将我院作为在职干部继续教育基地,并从师资、教学实践、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2010年12月初,国家文物局人事教育司领导也前来我院考察、指导工作,并参观我院各实验室,对我院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我院是国家文物局已了解和掌握的文化遗产保护技能型人才培养学院中最好之一,寄语我院“基础扎实、技术精湛、服务全国”,并表示将积极建议授予我院国家文物局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并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专业技术人才短期培训班,加快技能型人才水平的提升。
专业设置
目前学院开设有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发掘技术、考古绘图、古建筑维修与保护、古建筑油饰彩画、古代彩塑造型与修复等10多个专业。我院拥有来自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优秀硕士、本科毕业生及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多名专家学者任教,指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考古测量、摄影、专业英语、绘画基础、绘图教学、泥塑造型修复、计算机制图等方面教学;同时聘请了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等一批活跃在考古及文保研究与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和学者来我院任教,为学生带来最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除此之外,学院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进了泥塑、古建彩画专家,将这些传统技艺传授给学生。学生除了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指导外,同时积极参加文化遗产行业内多家单位的实习工作。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学院已与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全国数十家文物保护科研单位及博物馆联合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
办学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精准教育,跻身全球 “精准教育”为学院未来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我院首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合理配置自身资源。我院将和陕西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成立“中国文物高仿复制厂”,并承担部分国家科研项目,同时还将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修复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同时加快自身产业发展,学以致用,一方面切实提高学生自我能力,另一方面为学院未来发展、全球合作乃至为人类文化遗产做贡献提出长远规划。
师资力量
课程设置层次化、实用化,人才培养专业化 学院是专门培养文物人才的高等学府,学院所开设专业集中、特色、实用、紧缺,课程设置层次分明,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就业一体化,努力实现“小而精,小而全”的办学品质。学院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陕西省文物局等著名大学及权威机构的教授、专家联合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大纲。
拥有来自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优秀硕士、本科毕业生及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多名专家学者任教,指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考古测量、摄影、专业英语、绘画基础、绘图教学、泥塑造型修复、计算机制图等方面教学;
同时聘请了来自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等一批活跃在考古及文保研究与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和学者来我院任教,为学生带来最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在今后还将探索联合办学之路,借鉴其他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贡献。
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陕西文保实业有限公司的重组和管理下,通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一定能把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建设成为培养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管理型人才的一流名校。